2025年7月10日

熱天的時節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網路照片)

「熱天的時節」用客家話唸特別親切,還能讓人真正回味以前農業社會,一般民眾是怎樣度過炎炎的夏日。最記得是瞞著家人到附近池塘或溪河游泳,這是冒極大的危險才下定決心去的;可別誤會是耽心玩水的安全,而是幾乎都難免游完回家、一次次慘遭大人的挨打。夏天蚊子也多,那時候燒稻草用煙來驅蚊也令人難忘,整個房子煙霧瀰漫,人和蚊都一樣昏昏沉沉。那時也沒電扇,人手一隻扇子,搧涼兼打蚊。晚上實在太熱睡不著,常常睡在院子臨時搭成、掛著蚊帳的木床,涼快多了。圖片那幅照片令人垂涎欲滴的紅紅西瓜,我們也有種,哈哈哈,可惜大人都說要賣給別人吃的,不是自己吃的。

農人是沒有什麼夏天冬天的,碰到要播種要收成,哪管得了高溫與寒凍。記憶裡夏天割稻常是全身汗淋淋的,衣服濕透,冬天在冰凍的田裏除草,四肢也都是麻的。這樣全家動員日夜忙碌,所得也是難以形容、難以理解的寒窮;這可以從每次要繳學費時,大人總是拖拖拉拉的樣子,看得出來。每天上學要帶的六、七個便當,也只能用一個蛋去煎成的菜脯蛋平均分配,要不然還記得那鹼死的醃魚片⋯⋯。物質生活的貧乏困窘,常令人覺得生活缺少什麼活力、快樂和希望,甚至沒有安全感。那是什麼時代呀!哈哈哈,連看醫生也都是賒帳的年代…..。

颱風丹娜絲剛過,媒體報導中南部災情嚴重。我們小時候,卻最喜歡颱風來了。不是因為不用上學(其實那時候還滿喜歡上學的),而是不用做田事。颱風來時,池塘要調節洩掉池水,我們這時會去河邊趁機看看,有沒有順流而游出的大魚可以抓,能夠抓著一、二條,可是可以高興幾天的事。風大雨大,能在家裡一個角落空間,不要說做什麼自己喜歡的事,光呆呆地望著窗外,就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一種幸福。那時候即使颱風怎麼蹂躪台灣,災情多麼慘重,因只能聽到收音機報導,就很難感受到像現今電視畫面帶來災情的恐怖,所以心裏也上不來什麼「感同身受」的同情與憐憫,那是一個「自顧不暇」的年代。

回憶以前「熱天的時節」,滿腦子都浮現農業時代農民經歷過的苦難。那一代的農民,大概凋零的差不多了,現在還健在的也八、九十歲了。政府在國家財政豐裕後,也一直相當照顧老農民,各種津貼可說完備到位,值得嘉許。現今世界開口閉口不是半導體,便是AI,人工智慧、機器人,時下社會中堅又無不皆以科技人為上為時髦,此時正是要回顧昔日農民的辛勤勞動,所換來工業發展的根基,所謂「吃果子拜樹頭」也。「熱天的時節」,可別忘記那些「打赤膊」的年代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